常见的生活小误区
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五件事:吃、喝、拉、撒、睡,大家都想每天吃得好,睡得香,身体棒。但有一些误区,你可能每天都会遇到,现在知道还不晚 。
【吃】
1、土豆是主食,不是菜
土豆的淀粉含量为17%左右,比米饭(26%)低一点点。土豆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饱腹感强、热量低,是很不错的主食选择。用土豆替代部分米饭,倒是不错的选择。
2、红枣、红糖补铁效率并不高
很多女性在生理期,喜欢吃点红枣红糖补一补。然而,红枣、红糖虽然红红的,但含铁量并不高,红糖中96.6%的成分是糖,铁含量非常少;红枣中铁含量大概是2毫克/100克,也不是铁的好来源。
3、饭菜应该趁热放冰箱
很多人觉得,热菜直接放冰箱,对冰箱不好,所以总是等凉了再放。但放凉过程会给细菌提供大好的机会,特别是夏天,不到半小时数量就能翻倍,可能还没等放进冰箱,食物就已经坏了。为自己的健康着想,饭菜还是趁热密封好就放进冰箱吧。
【喝】
1、反复烧开的水不致癌
自来水中含有硝酸盐,在反复烧开的过程中,确实会产生一些亚硝酸盐。但经过测定,即使反复烧开20次的开水,亚硝酸盐仍远低于国家生活饮用水的亚硝酸盐含量标准。烧过好几次的水,放心喝。
2、果汁不是健康饮品
果汁的含糖量通常在10%-16%左右,它提取了水果中的糖分,但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素则损失严重。与新鲜水果相比,果汁没有任何营养优势。
3、骨头汤不能补钙
骨头确实含钙高,但并不容易溶于水,即使长时间炖煮,也很难进入汤里。有研究测定,每100毫升骨头汤中钙含量只有2-4毫克,甚至还不如一些饮用水的钙含量多。骨头汤那浓浓的白色,不是钙质丰富,而是满满的脂肪。
【拉】
1、便便不是“多蹲一会”就能出来
排便时间越长,越容易出问题。上厕所(大便)的最佳时间是3-5分钟左右,实在上不出来,出去溜达溜达再试试。书、报纸、手机、平板电脑……就别带进厕所了。
2、便便不一定每天拉才是正常的
要论拉便便的次数,其实每天三次到每周三次都是正常的。
千万不要以为自己两天没拉就是便秘了,开始“排宿便”、“清肠毒”。好便便,最重要是:要规律。
只要你一直有比较规律的便便习惯,就不是大问题。
【撒】
1、尿多不是肾不好
肾不好的表现,不是尿多,反而常常是尿少。
每天的排尿量,会随着饮水量、出汗量等发生变化。天气炎热出汗多,尿量就会少,但如果你爱喝水,尿量自然就会增加。单看尿量,不能反映肾有问题。
2、尿液发黄,不是肾有问题
很多人尿色黄,是因为水没喝够。尿可能还有其他颜色,如果偶尔出现,先想想有没有吃什么特殊东西。如果颜色持续改变,或出现血色、酱油色、乳白色和黑色等非常异端的情况,应该尽快就医。
【睡】
1、午睡不是越久越好
有时候午睡越睡越累,通常是因为睡得太久了。
午睡如果超过1小时,醒后的一段时间容易打不起精神。而且午睡时间太长,还可能影响晚上的睡眠。
如果想睡,2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2、睡前饮酒,反而会睡不好
睡前喝酒虽然能让人昏昏欲睡,但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变得易醒,出现多梦、头痛等现象,甚至还会影响第二天的表现。
没想到吧,吃喝拉撒睡这些常见的小事,竟然有这么多误区。你听说过几个?生活处处有讲究,健康就在细节中。
发布时间:3月29日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