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颈椎病
【概述】
颈椎病是由于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刺、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肥厚或钙化、椎管狭窄等颈椎椎体退化及相邻软组织的退变,直接压迫脊髓,神经,继而出现相应症状和体征。
【病因】
外伤;颈部慢性劳损;颈椎退行性变;椎管狭窄;髓内血液循环受阻。
【分型及临床表现】
1、颈型:以颈部酸、胀、及不适感为主,颈部活动受限。
2、神经根型:神经根分布区域的疼痛及麻木。
3、脊髓型:表现手足无力及麻木感,行走不稳,如踩棉感;手部不能做精细动作。
4、椎动脉型:表现为偏头痛、耳鸣、听力减退及耳聋等。
5、食管压迫性:早期吞服食物有困难及食后胸骨的烧灼刺痛感。
6、混合型:表现为以上五型症状。
【辅助检查】
X线正位片和侧位片;CT及MIR。
【治疗】
1、保守治疗:如牵引、理疗、推拿、药物治疗。
2、手术治疗。
【术前准备】
1、心里护理: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解释治疗方案及手术的必要性、术中的配合等,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同病种手术的病人手术效果,消除患者的顾虑,充满信心地接受手术。由一名家属陪伴,给予情感上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
2、术前适应性训练(气管推移训练):嘱患者或家属用右手的第2-4指在颈部右侧皮外插入内脏俏与血管神经鞘间隙处,持续向非手术侧推移,必须将气管推过中线。第一天一般为3组,每组15-20分钟,每次推移间隔2-3分钟。
3、物品准备:尿布垫、便盆、尿壶、毛巾2-4张、翻身枕4个、婴儿枕1个。
【术后护理】
1、体位护理:术后清醒后可垫婴儿枕,4-6小时后可行翻身至侧卧位(侧卧位时枕头垫至与肩同高)休息。术后第一天,可在家属搀扶下离床活动。
2、冰袋冰敷:为减轻术后咽喉部不适,伤口出血引起血肿,予以冰袋冰敷,在冰敷过程中,应用小毛巾包裹冰袋,避免冻伤皮肤。
3、饮食护理:术后24-28小时内指导患者进食温凉流质饮食,以减轻咽喉部充血水肿;以流质—半流质—软食—普食,慢慢过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及甜食,以减少患者呛咳或痰液。
4、康复锻炼:
(1)双上肢练习:如握拳、对指、分指、夹纸练习、抓拿上举等动作。
(2)下肢活动练习:如踝泵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直腿抬高练习等。
【出院指导】
1、减少颈部活动,避免颈部剧烈旋转及禁止负重、抬重物或低头、仰头、旋转等运动。
2、养成正确生活习惯,保持正确姿势
(1)伏案工作时间长,要每隔1小时做1次颈部多方向运动。
(2)保持正确的睡眠姿势,枕头不可过高或过低。
3、康复运动:在医生指导下,行颈部肌肉锻炼,如前屈、后伸、左右侧屈等动作,以增强颈部肌力。
4复查:于术后1、3、6、12个月门诊摄片复查。
发布日期:8月30日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