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医院新闻详细

学科建设丨肛肠科微创新术式 为直肠前突患者解除多年痛苦

发布时间:2025-07-09 11:34 本文来源: 肛肠科

近日,我院肛肠科李海量博士团队采用自主研发的“经肛门腹腔镜直肠前突开放式修补术(Transanal Endoscopic Open Rectocele Repair,TaEORR),成功为一名饱受排便困难困扰的48岁女性患者解除病痛。该术式通过微创技术实现精准修复,体现了我院肛肠专科在疑难盆底疾病诊疗中的技术实力,也为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的微创治疗选择。

术前磁共振排粪造影(MRI

据了解,患者吴女士(化名)因长期排便困难、肛门坠胀辗转求医,保守治疗无效后就诊于我院。经检查确诊为“中度直肠前突伴膀胱脱垂”。李海量博士团队为其施行TaEORR手术,通过腹腔镜经肛门入路,在清晰视野下完成直肠前壁加固。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后续将结合生物反馈治疗进一步康复。

科普时间:认识直肠前突

1. 什么是直肠前突?
直肠前突(直肠膨出)是因盆底肌薄弱导致直肠前壁向阴道突出的疾病,常见于经产妇、长期便秘者及盆底肌松弛人群。典型症状包括排便困难、肛门坠胀、需手助排便等。

2. 为何需要手术?
轻度患者可通过饮食调节、盆底肌锻炼改善;中重度患者若保守治疗无效,则需手术修补薄弱直肠壁,避免病情恶化。

3. 手术方式对比

传统术式:视野受限,操作难度大。

TaEORR术式:结合腹腔镜技术,具有创伤小、视野佳、修复精准等优势。

专家提醒:防治结合是关键

术前准备:严格肠道清洁,降低感染风险。
术后康复:

阶段饮食:从禁食逐步过渡到高纤维饮食。

生物反馈治疗:术后3周开始,强化盆底肌功能。

生活建议:每日饮水1.5升以上,避免久坐,定期复查。

检查建议:磁共振排粪造影是诊断直肠前突的“金标准”,建议高危人群(如多胎产妇、长期便秘者)定期筛查。

李海量博士强调:“直肠前突需早诊早治。TaEORR术式虽优势明显,但患者应选择正规医院评估适应症,术后严格遵循康复计划。”

 

图文丨肛肠科 王晓东

一审丨何开强

二审丨欧阳兴

三审丨罗勇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学科建设丨肛肠科微创新术式 为直肠前突患者解除多年痛苦
人才招聘 预约挂号 医保须知 医院导航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