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日记(四):隔离一病区有个“叶妈”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我院党委领导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立即组织团队加班加点筹建隔离病房,用于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及疑似病人。在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隔离病房一病区于1月26日(正值大年初二)投入使用,院内许多医生、护士纷纷递交请战书,主动申请到隔离病房,“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
面对疫情,默默无闻、踏实工作、不擅表达的高年资护士叶安容多次向医院申请:“我经历了2003年的SARS,对隔离、防控方面的工作有一定的经验,希望能到隔离病房上班。”在综合考量后,46岁的叶安容进入了隔离一病区。
叶安容每天要为患者处理医嘱、做好出院患者的电话回访等等。同时作为高年资主管护师,她还要协助护士长做好病房管理工作,包括病区的消杀管理及护士个人防护是否到位等督查工作。
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所有隔离一病区的医务人员下班后都无法与亲人团聚,只能统一住在医院为我们安排的定点宾馆,一日三餐由医院食堂提供。为了使三餐配送有序进行,保证每一个医护人员的用餐质量,叶安容主动提出:“每天由我来为你们点餐”。于是她建起了一个“吃饭群”,每天晚上她会在群里通知隔离一病区的所有医务人员以接龙的方式在群里点餐,翌日早上6点半,不论是否轮到她休息,她都会将当日就餐人数准时报给我院后勤部食堂,同时注明分别送往隔离病房和定点宾馆的份数。有时下夜班的护士会忘记点餐,细心的她会及时发现,并为其加点一份餐,确保每一位医生、护士及患者都能有饭吃。她默默的付出,温暖的不仅仅是医护人员的胃,更是他们的心。
我和叶老师同住在一个定点宾馆,言谈之间,我了解到她有肺气肿,自己的身体也不是很好,去年还因肺气肿住院治疗,但一直坚持上班。“新型肺炎”袭来之时正值我国的新年之际,也是全国人民合家团圆之时,但面对疫情,她没有退缩,放弃了陪伴父母孩子的机会,选择了和病毒作斗争,她说:“护理病人的这些孩子们都挺辛苦的,每次看到她们脱掉防护服后里层衣服都湿透了,心里挺难受的,我能做的就尽量做,为她们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正因为她对科室的这些90后医生、护士关爱有加,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叶妈”。
非常时期,从风月同光到千万逆行,人性依然光辉夺目。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护士就这样默默为隔离一病区的医生、护士及患者奉献着,平凡的岗位也因此而显得伟大!这是我们遵义市一医医务工作者的缩影,全国白衣天使的缩影!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